广告联盟网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兄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好多年没有用GOOGLE的广告账户了,昨天充值进去,还没有开始投放,就发展展示量为0. 然后就收到了一封邮件,不可回复的那种:
尊敬的 AdWords 广告客户,您好!
我们注意到,您的 Google AdWords 帐户不符合我们的服务条款和广告政策要求。因
此,您的帐户以及所有相关帐户均已被停用,您的广告将不会继续在 Google 上投放。
请注意,不论现在还是今后,我们都禁止您拥有或创建其他任何 AdWords 帐户。有关  
AdWords 停用政策的详情,请访问此链
http://adwords.google.com/support/aw/bin/static.py?topic=28449&guide=28446&page=guide.cs&hl=zh_CN
如果您的帐户中的预付资金尚未用尽,您可以随时申请退款,具体方法如
下:http://adwords.google.com/support/aw/bin/answer.py?answer=8440&hl=zh_CN。
我都还没有开始投放广告,账户显示“因我屡次违反goolge广告规定”永久性停用。真是比窦娥还冤呀!
停用就停用了吧,中国还很多广告联盟。于是退款,
然后点击上述退款链接,显示网页不可用。打他们官方电话 800 990 9020提示为空号。
这和国内的那些无赖公司有何两样?
作者: ULxbhnVd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给他们钱都不要,估计你把他们惹毛了。
作者: 恰恰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我的adwords帐户也是莫名其妙的被停用了。经历和楼主差不多,好几年前投放过广告,后来没用过。
作者: 筱雅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怀念开复老师啊,谷歌中国早晚被现在这帮人搞臭。
作者: xaagrpb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首先你得看看你的产品吧
减肥?保健食品?
这类的基本都过不了
我因为有个减肥的保健食品,证号齐全,但是被谷歌禁止,从而连续3次关联账户,小组成员也说不能放这个,政策是不允许的。
作者: 烈火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Gump 发表于 2012-3-7 09:22



谷歌其实是毁在他手里的。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开复没办法阻止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这跟国情有关。
自从开复离开后,谷歌中国衰败的速度明显加快,现在已经是非主流了,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变成“彻头彻尾的无赖”。谷歌的衰败不能归咎于他。
作者: danalisan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无理由,不理睬,不回应已经成为google中国一贯的风格。对中国人的歧视可见一斑。
作者: zxaDFEp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busnc 发表于 2012-3-5 16:07



怀念开复老师啊,谷歌中国早晚被现在这帮人搞臭。

谷歌其实是毁在他手里的。
作者: 橙色猫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Gump 发表于 2012-3-5 10:56



给他们钱都不要,估计你把他们惹毛了。

惹毛流氓也肯定有一个原因。我好几年前申请ADWORDS,基本没用过,昨天一充值还没有开始投放邮件就来了,说违反政策永久性停用,真是奇怪了。留下一个说明链接和退款链接,但两个链接都是空白页。打他们官网客服电话,也是空号。
GOOGLE在中国真的是日落西山了,闪亮登场,灰溜溜出场! 我已经决定收到最后一笔款项之后,停用GOOGLE ADSENSE账号。
在天潮,做GOOGLE真的已经OUT了!
作者: dfffsss    时间: 2013-1-24
标题: google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busnc 发表于 2012-4-12 03:15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开复没办法阻止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这跟国情有关。
自从开复离开后,谷歌中国 ...

他在任期间是谷歌难得的和政府缓和关系,缩小与竞争对手差距的机会。他什么也没有做,除了到处卖弄自己的过去。




欢迎光临 广告联盟网 (https://ggad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