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联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亿投资小灵通仅存12年 “小灵通之父”不甘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已正式下文,明确要求所有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这意味着征战十余年的小灵通业务,将在未来三年内退出历史舞台,为通信新宠3G让路。
【大事记】
●1998年01月,浙江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
●2003年03月,小灵通在北京怀柔放号。
●2006年8月底,中国小灵通用户达到9300万,小灵通达到巅峰。
●2007年11月,信息产业部数据显示小灵通用户10个月减少250万户。
●2009年2月,工信部发文要求小灵通在2011年底前彻底退网。
1998年,小灵通正式在中国开通,带着中电信、中联通的使命杀入移动通信市场;2006年,小灵通用户突破一亿。而如今,3G牌照发放了,电信资费下降了,CDMA环保了,TD需要频谱了。小灵通用户也已跌破七千万。
12年来,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小灵通上累计投入就将近一千亿元。耗费如此大的投入和社会资源,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的小灵通仍难逃被弃命运。其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诞生,也在通信垄断巨头们错综的利益博弈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也许就像某通信媒体老总说的,“不放弃,不抛弃,在这个领域不成立”。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手机多模化时代将到来

同样精彩值得期待的还有手机终端市场,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超过5亿,巨大的存量市场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用户换机需求,和手机资费不断下降的情况相比,手机终端的多媒体化、智能化则呈现出水涨船高的势头。小灵通的用户近年来不断流失,除了移动运营商的资费不断下降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手机终端的技术较为落后,多媒体功能基本没有。

但如今小灵通注定将会退出市场,剩余的近7000万用户拥有了重新选择的权利,这对于终端厂商来说可谓是利好。首先换机人群的基数得到了扩大, 其次,中高端产品的推广也有了更多的受众。此外,由于中国3G时代将出现GSM、CDMA2000、WCDMA、TD-SCDMA等多种制式并存的局面, 中高端的双模甚至是多模手机在市场上将会呈现出丰富化的势头。

据宇龙酷派常务副总裁李旺告诉记者,手机将来的多模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在TD-SCDMA、CDMAEVDO等3G技术上,运营商的高端用户争夺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多模手机的支持。即使是对于小灵通的退市用户,由于中国移动网络的多样性,资费竞争的白热化,多模手机也能满足其中部分中高端用户的需求。

记者手记

退就退了别拿技术落后说事儿

小灵通终于还是退了,作为一位使用了多年小灵通的用户,难免感到有些惋惜。虽然这次小灵通的退出是为中国3G进程让路,但平心而论,小灵通还是相当好用。

个人对于小灵通技术落后、早应该淘汰的说法不是太认同。这次小灵通被确定退出,网上的“技术落后论”再度声嚣尘上,对此,我更是强烈反对。在移动通信技术最为普及的日本,小灵通目前仍然有着数百万用户,并且时髦的上网、手机支付、无线增值服务也一应俱全,技术是具有可升级性的,日本小灵通的上网速度近几年来也不断提升,几乎要赶上3G了,有什么落后可言。

如今小灵通退市的大局是已定了,再去讨论小灵通到底是因为什么退市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但是小灵通上千亿投资就这样被一纸公文“烟消云散” 掉,数千万用户等待未知命运的“教训”则值得我们吸取和反思。要知道当年上小灵通时,就已经很多人说技术落后了,可这落后技术还是上了,而且还花了上千亿,如果这是个错误,希望我们的电信行业管理机构千万可别再犯了,因为这代价实在有些贵。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产业分析

后小灵通时代有什么值得期待?

小灵通的退出,虽然显得有些无奈,但是产业的发展脚步并不会因此徘徊。没有了小灵通,但是3G还在等着我们呢?而且因为小灵通的逐步消失,电信运营市场的低端用户群体需求势必需要有新的服务来满足,而小灵通手机的淘汰,也意味着将近7000万的换机需求将在未来三年中释放,这岂不让产业链的巨头们充满期待?

低端资费大战必有精彩

小灵通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当年电信运营政策的封闭性造就这个学名为“无线市话”的另类产物,但不可置疑的是,小灵通的出现的确满足了很大一部分低端用户的通信基本需求,甚至是一些特殊的中高端用户也被吸引了进来。调查显示,小灵通的主要用户集中在较少漫游需求、月话费支出在50元左右的中老年人群,另外一部分政府公务员、医务人员也被其低辐射的特点所吸引。

如今小灵通要退市了,这部分用户群体的需求要怎么满足,这无疑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将要研究的问题。就目前三大运营商已有的资费体系来看,能够在资费优惠上直接和小灵通相比的仍然相当稀少,要想将退市的小灵通用户揽到旗下,运营商们无疑需要制定出更有竞争力的资费方案。

对此,战国策咨询机构的电信行业分析师杨群表示:“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竞争的格局确立,已经注定了资费竞争升级的发展方向,对于退网小灵通用户的争夺,则将直接引爆这场新的大战。”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黯淡】为TD让道难逃淘汰命运

2004年底,小灵通到达巅峰时刻的前期,UT斯达康的大胡子吴鹰曾放下豪言:“小灵通用户达到1.5个亿完全没问题。”

其实,那时小灵通所面临的压力就已慢慢显现。当时就有人当面质疑吴鹰:3G大趋势的到来,小灵通迟早要走向末路。吴鹰则说:“即使3G牌照发下来,也不会影响小灵通的发展,它最后扮演的角色是取代最后一公里铜线。”

自2006年突破一亿用户后,小灵通就渐渐开始走下坡路。移动、联通在多重压力下屡屡调价,逐渐把小灵通逼向绝路。价格优势渐渐消失后,小灵通客户不断流失。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小灵通用户数为6893.1万户,跌破七千户大关。

后来UT斯达康转战WCDMA,吴鹰也辞去公司总裁职务,离开了小灵通.2009年01月,中国联通在公布2008年业绩预告时,更是“将小灵通列入贬值资产”。

工信部最新文件下发后,小灵通三年内将清频退网,为通信新宠3G让道。

“小灵通之父”徐福新对小灵通的黯然离场并不甘心。“现在用户虽然少了,但其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徐说,3G来临对小灵通不是终止,而是一种解放。在日本,小灵通用户达500多万,其高速传输业务占了50%以上,国内小灵通技术并不落后,成本还可再降,话费还可再便宜。“为什么一定要淘汰它呢?”

“对于运营商来说,小灵通漫游问题没法解决,是一个没有前景的产品。现在中国电信拿到了移动牌照,没有谁想重蹈过去联通CDMA和GSM两网左右互博的覆辙。”有运营商分析。

业内人士余亚仕评论道,当初因为行政力量导致通信市场竞争不充分,让并不富裕的中国人长期缴纳着世界上最昂贵的手机话费,“非主流”的小灵通这才面世。“如今虽是一纸公文令小灵通退市,但其实质仍是市场良性竞争的结果与必然。”

“一个产品发展了十余年,退出市场,也是正常的,我很高兴。”吴鹰想让人忘掉那段辉煌的历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巅峰】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使用

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资费每分钟2毛。凭借这些平价优势,小灵通迅速在市场上攻城略地。余杭实验成功后,肇庆开通小灵通,仅一个月就放号5 万多个;昆明市开通当日,装机量1000部;而西安市在小灵通正式开通前,已有6万多迫不及待的入网用户,开通当天放号4000多个。

但是,关于小灵通的名分问题,一直争议未断。当时中国电信在剥离移动业务给新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后,申请移动牌照一直未获批准。由于不忍割舍移动通信市场蛋糕,中国电信就打起了政策“擦边球”,转而采用“固网延伸技术”小灵通。由于给其它移动运营商带来压力,小灵通备受攻击,“技术落后”、“信号不好”……各种攻击的理由不断。

争议中,国家渐渐为小灵通放行.2000年1月,原信息产业部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标志着限制小灵通发展的政策开始松动;2002年12月,小灵通业务在除京、沪之外的地区全面开禁;2004年02月,小灵通攻克最后一座大城市,正式进入上海市区。

据了解,中国电信在小灵通业务上投放的资金历史累积超过600亿,伺机而入和中国联通也在这一业务上投入了300多亿。小灵通的全球用户量在 2006年达到了巅峰值。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06年8月底,中国小灵通用户达到9300万。海外小灵通用户超700万。全球小灵通用户已经突破一亿。

那个时候,大概平均每14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使用小灵通。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 只看该作者
【诞生】日本插柳中国成荫

小灵通三年内退市的消息一出,徐福新教授的小灵通这两天就响个不停。一拨拨采访电话打来,他已经有些疲惫:“反对已经无效,该不该退市,明年就可见分晓。时间会证明一切。”

“小灵通退市,我很高兴。”大胡子吴鹰则尽量想洒脱一些。

上面两人是创造“小灵通神话”的关键人物。徐福新被誉为“小灵通之父”,正是他研制出小灵通。而吴鹰则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之一,这家公司曾经几乎是小灵通的代名词。

12年前,小灵通在中国落地开花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国人发明的新鲜玩意儿,其核心技术来自日本。当年为了拯救景况不佳的固定电话业务,日本试验了一种被称作PHS的无线本地环路技术,不过并没有在日本市场上取得太大的成功。

1996年某日,该技术无意中被徐福新在杂志上看到。当时徐福新的身份是浙江数字移动公司总经理,兼任余航电信局局长.PHS让徐福新萌生了新想法:把PHS嫁接到固定电话网上,用中国电信已有的网络,前端再接上PHS的无线技术,就成了一个建立在固定网上的小手机。这个“小手机”就是后来的“ 小灵通”。

在UT斯达康公司和吴鹰的支持下,徐福新1996年10月底开始在余杭市区进行小范围试验。

1998年01月,浙江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标志着小灵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联盟网  

GMT, 2024-10-31 , Processed in 0.0690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5-2021 www.ggads.com GGADS 广告联盟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