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联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oogle帝国在互联网世界里的疯狂扩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股价狂飙结束了,极速积累的人才池在流失。这家曾给世界无限憧憬的科技公司能否继续改变世界?




2008年9月7日,当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吹灭那“生日蛋糕”上的十支蜡烛时,他们的脸上也许挂着幸福与自豪的微笑。



十年前,因误拼了一个表示10的100次幂(googol)的单词而诞生的Google,此后正是以这种已经无法用具体数据形容的惊人速度发展壮大着。是的,十年来,它不断地用令人目眩的天才创意一次又一次地点燃了全世界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的神经因此而焦灼(详情请参见《环球企业家》2006年5月号《创新机器》)。而就在十周年纪念的五天前,它又擦亮了一根新的“火柴”。



Chrome浏览器或许是Google送给自己的最好一件“生日礼物”,然而其名称—这个在软件领域指代软件窗口边框以及各种功能栏的专有词汇,却起得有些漫不经心—正如同“Google”这个名字一样。事实上,除了兼具搜索功能的地址栏、标签页和几个必须的按钮外,在其界面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设置,所以称其为Chrome实在有些文不对题。



简约、速度与稳定而不是庞杂的功能,是这款浏览器的主要诉求。由于摒弃了以前通常采用的单进程(single-threaded)模式,改用多进程(multi-threaded)的任务处理架构,使得其可以同时在不同的标签页中独立运行:如果一个应用崩溃了,其他仍可不受影响。



而最大的突破则在于,作为一款源代码对外开放的开源浏览器,它完全打破了人们对“常规”的界定,不仅几乎没有内嵌任何Google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连其安装过程也干净而利索:从点击“I Agree”到完成一气呵成,甚至没有给用户选择路径的机会。而这背后体现的则是Google一贯的那种毫无顾忌的胆识与自信。



为“云”而战



时间倒转回2001年。当埃里克·施密特刚刚加盟Google时,就被两位创始人问道:“我们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浏览器?”曾在1990年代亲眼目睹了微软和网景之间那场惨烈战争的施密特回答:“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互联网兴起初期,依靠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的免费模式,微软成功地将该领域的奠基者网景拉下马来。IE浏览器此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最高峰时一度达到了将近97%的市场份额,而后者却从此一蹶不振。



的确,彼时的Google与其在别人主导的战场上主动挑起一场新的战争,不如暗暗积蓄力量。而此刻的浏览器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它再也不是停留在打开阅读一个网页这样简单的要求上了,为用户搭建一个更好的网络体验平台开始成为包括苹果的Safari、Mozilla的火狐等新锐浏览器的目标。



因此,一方面Google大力资助作为网景遗留资产的开源浏览器火狐,另一方面,通过2006年收购在线处理软件厂商Writely,它也凭借在网络上的优势正式向Windows Office办公软件宣战。同年,其自主浏览器的研发工作开始秘密进行。



早在十年前,比尔·盖茨其实就预见到操作系统最终的发展前景——它将减少具有垄断地位的Windows的价值以及人们对其的需求。“所以,我们不会太快地发展自己的产品。”盖茨说。但是,Google会—虽然那时它还在一个车库中孕育,前途未卜。



就在Chrome面世前几周,对于本刊提出的其是否要搭建一个操作系统时,Google搜索产品及用户体验副总裁梅里莎·梅尔(Marissa Mayer)嗤之以鼻:“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建立一个操作系统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正在做的是建立一个标准开放的平台。”



没错,随着越来越丰富的应用使更多的工作可以在网上完成,Google把计算机网络的未来押在了“云计算”上—让网络替代个人电脑(以及与之伴随的操作系统)成为信息存储和处理的工具。这就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云计算时代,浏览器将不仅仅是传递内容的载体,它将自成体系地成为一个平台。这才是Chrome诞生的真正原因。



而微软最新推出的IE8,不仅在稳定等方面大大提高,而且针对安全性能也做出了调整,这无疑是将很多产品都在其上呈现,主要依靠用户的网络行为所带来的巨额搜索广告来盈利的Google,置于被动地位。如此,也引燃了Chrome最终出现的“导火索”—正像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讲:“如果你无法获胜,那么就改变游戏规则!”



在Google短短的十年历史里,这样的策略并不罕见。相似的努力也曾体现在其将要问世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上。



2005年,当安迪·鲁宾(Andy Rubin)向佩奇介绍由他开发的开源且免费提供给用户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时,他本是想将Google拉到同一条船上以期获取更多的风险投资,却没有想到后者给了他更多—买下Android。



佩奇清楚地知道,目前,每年手机的销售量是7亿部,而个人电脑不到2亿,并且这一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但是手机内存过小、操作系统封闭、价格不菲的上网费用等因素使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受到种种局限,移动网络远没有像拥有统一标准的互联网那样发展迅速。而鲁宾的想法,似乎给了他答案。



2007年11月,由34家手机制造商、手机芯片厂商和移动运营商组成的开放手机同盟(OHA,Open Handset Alliance)宣布成立,并首次公布了Android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由于Android向手机厂商免费提供,无疑大大降低了手机的成本。开放的操作系统试图改变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原本各自为政的状态,统一的标准使手机上网就像电脑一样容易。



去年,本刊曾经大胆畅想过这样的情景:2012年,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已然超过半数(详情参见《环球企业家》2007年11月下《手机的未来》)。然而,OHA中鲜有大型移动运营商的身影,加上Android延迟发布的传言不绝于耳,致使其过程充满荆棘。况且,人们似乎对空穴来风的gPhone的兴趣,要远远超过一款手机操作系统。



不过,iPhone的成功给予了Google信心。作为去年圣诞节最热门的礼品,在那一天,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足5%的iPhone却给Google的搜索门户带来了比其他移动设备更多的流量—如果iPhone可以成为Google的赚钱工具,有理由相信,Google自己会做得更好。



没错,三大巨头在移动领域也秉承着各自同样的逻辑:苹果致力于更好的用户体验,Windows Mobile依然捆绑着它的桌面,而Google则是要把互联网无障碍地移植到手机终端上,让装载着浏览器的手机变身为通往“云”端的工具。



其言外之意是,后者推广的是一种新的标准而非单纯的产品。对于已经成功地将搜索引擎打造成一个人们上网时不可或缺的工具的Google来说,只要有更多的人在网上停留更长的时间,就意味着Google广告享受到了更多的曝光率,而其利润就愈发有了保证—如果人们用的是Chrome浏览器或是Android的手机操作系统,那最好不过了;但如果他们用的是其他以“云”为基础的产品,无妨,Google依然是赢家!



股价狂飙结束了,极速积累的人才池在流失。这家曾给世界无限憧憬的科技公司能否继续改变世界?




创新的背面



作为两位创始人雇用的第一名员工,现为其技术主管的克莱格·希尔福斯坦(Craig Silverstein)从没有想过会在Google待得那么久。“我以为自己差不多四年之后就会离开。”他对《环球企业家》说,“不过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在这里,做着有趣的事。”



但并不是所有Google的老员工都抱有此想法。免费的食物、电动按摩椅和随处可见的娱乐设施营造的IT天堂已经留不住那些曾经为Google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元老了,500多美元的高位股价也使得股票期权的吸引力大大削弱。在Google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其部分高层们或者自己创业,或者加入了其他的创业公司,有些还成为Google的直接竞争对手。



即使克莱格也承认,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其文化也开始出现分化。以前的他能够认识公司的每一个人,而现在这显然已不可能了。“但Google从建立之初就有的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变过,即创新和改变的能力。”他补充道。



不错,从当年车库里的搜索引擎,如今,Google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邮件、办公、即时通讯、视频、地图、网上购物,乃至太空和地热。然而,总资产已达到世界最富公司—微软四分之三的它,至今却仍然依靠着搜索广告系统这几乎唯一的盈利模式,虽然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扩张,但是能充分利用“创新”的日子,对于已成为市场领导者的Google来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些大规模交易后的消化不良,甚至让人称其为“Google黑洞”。花巨资收购的YouTube,尽管继续增加着流量,但仍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而2005年被收购的Dodgeball,一直无人打理,2006年10月份被纳入旗下的JotSpot十六个月后,改弦易张,推出了一款与以前业务完全不同的服务。而Google去年收购的微型博客Jaiku更是很快就不再对新用户开放。此外,机构扩大导致的官僚化和资源分配问题也成为妨碍Google前进的不良因素,比如网络搜索,就有不同的小组同时研究着类似的项目。



面对微软这样强大的“敌人”,以及无数试图颠覆Google的模仿者,这部“创新机器”意图依然用一些无法揣摩的离奇手法复制十年前那个创业“神话”。已经拥有Google Sky(谷歌天空)、Google Mars(谷歌火星)以及Google Ride Finder(谷歌寻车)这些奇怪产品的两个创始人,最担心的还是公司过于保守。



好在,目前的Google已经笃定了网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而,掌握未来,这个任何公司都企及的“福音”,似乎并不完全适合于Google。对于日趋明朗的未来,它那些被惯坏了的“冒险家”们却仍然不太满意。曾创造了Gmail第一版本的保罗·布克海特(Paul Buchheit)目前已开展了其第二次创业生涯。“曾经,在Google的日子是那么的激动人心,从来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谈及离开的原因,他说,“但是,现在我都能猜到接下来那里会发生什么。”(本刊记者张亮亦对本文有所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联盟网  

GMT, 2025-1-22 , Processed in 0.0364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5-2025 www.ggads.com GGADS 广告联盟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