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联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lxmh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创业故事:《走自己的路》连载中。。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 只看该作者
   <br />  我们通常只知道一些成功者如何成功,却从未研究失败者如何失败。我发现,其实失败者做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和成功者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了,是因为他同时又做了会导致失败的那些不该做的事情,所以成功就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因而一直没有成功。 <br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我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向成功者学习,同时也要检讨自身的错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资讯都是要我们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研究的。我发现原来这些成功学的书籍我很早以前就学过,但为什么没有去用? <br />  100多年前,当拿破仑·希尔去采访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时,卡内基问拿破仑·希尔是否愿意花20年时间去采访成功人士,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著书立说好对后人有所帮助。 <br />  卡内基说,为什么很多人通常都要到四五十岁以后才比较容易成功?因为很多人都没有用成功者的方法,一生都在使用“试误法——尝试错误的方法”,失败了很多次之后,直到四五十岁时才明白如何做才不会太失败,这样才学会成功的方法。但当他的智力到达人生最顶峰的时候,他却离入土不远了。如果能把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加以总结,著书立说,那将对后辈的年轻人有一个借鉴作用,就可以让年轻人减少失败的机会,从而更快地成功。而安德鲁·卡内基本人就是从一名钢铁工人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美国公认的成功人士的。 <br />  拿破仑·希尔受卡内基的影响,决定从事这份“工作”。他前后花了20多年时间采访了美国最顶尖的成功人士,包括爱迪生、福特、摩根等300多位成功人士,总结出一本帮助别人快速成功的成功秘诀:《思考致富》。这本书风行全世界,很多人都从这本书中找到了成功的方法而快速成功。 <br />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我开始大量地阅读,几乎所有关于拿破仑·希尔的著作我都买,并利用工作之余大量地学习,终于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结果一不小心在2003年初就成了“百万富翁”。当然做生意风险肯定很大,我有过日进几万元的经历,也有一天就亏10万的经历,商海沉浮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br />  记得当初有人指着我鼻子说:“标峰你不要做了,就你那样子也能成功?你要是能做成功的话我脑袋让你砍!” <br />  我永远记住这句话,因为这是我持续努力的动力。我的生活由我来主宰,我 不需要对别人负责,我只要对我自己负责就可以了。如果我能对我自己负责,那就是对我家人、对社会最大的负责。我能成功的话,起码这个社会上就少了一名失败者。
22#
发表于 2006-7-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刘标峰?
23#
发表于 2006-7-2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 只看该作者
成功是多方面的,不只是钱的问题。当我们没钱的时候千方百计地想赚钱,并自以为:赚到钱就“成功”了,有了钱后人就快乐了,就可以幸福了。 <br />其实未必。 <br />&nbsp; &nbsp; 生命中很多东西都不是钱能买到的。 <br />&nbsp; &nbsp; 俗话说,钱能买到房子,但不一定能买到家;有钱能买到另一半,但买不到爱情;有钱可以买到舒适的床,但买不到舒适的睡眠。因此,如果把钱当作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就大错特错了。成功还包括:快乐的心情、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理想的事业、社会的尊重等等。 <br />&nbsp; &nbsp; 不知不觉我也可以称得上小富翁了,从来没有感觉过这么好,买东西时可以不用看价钱了,对一些事情也不那么计较了,吃饭的时候也敢和别人抢着买单了。因为钱赚得快当然就不会很在意花在哪里。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虚荣心吧。这时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越是有钱人越“大方”,而越是没钱人越“小气”。为什么很多农村老家的人会那么“计较”,别人借了他10元钱也要上门去向别人要回来。因为钱赚得太慢了。比如说我小时候,家里种菜拿去卖,每斤白菜才卖0.2元,一颗白菜也就1斤的样子,那我们可以算一下赚10元钱要付出多少劳动汗水才能得到。也就不奇怪他们要上门去要回10元钱了。很多人之所以到大城市打工也因为是这样。城里的钱比较好赚,回到农村老家也耐用。 <br />&nbsp; &nbsp; 但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想想自己刚来到广州的时候,看到“花园”那么漂亮,心想:要是我也能住在里面那该有多好啊!但现在住进去了也没什么感觉,还想搬到更好的地方住。以前能吃到好一点的就不错了,可现在吃大餐在嘴里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天天灯红酒绿的日子好像离自己的真实内心越走越远。 <br />&nbsp; &nbsp; 偶尔睡梦中醒来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伤感,想想自己现在已成为“百万富翁”了,两年前所有的梦想好像都已经实现了,我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开始有点迷失生活的方向了,感觉自己的内心空落落的,怀疑自己两年前所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br />&nbsp; &nbsp; 现在,每天除了赚钱还是赚钱,也不再学习了,因为现在只要应酬就可以赚到钱。虽然住进了高级花园,吃上了最好的东西,但生命中似乎还是有些东西不是很如愿:朋友好像越来越多了,可信任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想和旧时的同学打打电话但又说不出什么东西来。每天晚上喝酒应酬、打麻将越来越多,我好像越来越不喜欢我自己了,我发现自己似乎变得越来越没有激情了,每天重复着做事,应酬成了生意的唯一手段,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带着伪善的面具。人生难道真的就如此吗?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 只看该作者
走自己的路刘标峰写的没错,请斑竹们多多支持!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 只看该作者
  正如一本书中所写:“现代人的寂寞,不在窗外高挂的月色、不在街前急叩的雨声,而在只有情节没有情怀的连续剧;现代人的寂寞,不是面对孤灯、听雨打窗棂,缅怀远方的友人、故乡的酸楚,而是在灯红酒绿中用体温互相慰藉的悲凉。” <br />  有一天我在想,难道我就要这样过一生吗?我现在真的很快乐吗?以前一直渴望成功,以为有钱了就会很快乐,但现在好像也不是很快乐的样子。我突然感到精神很空虚,很想找一个什么东西来打发时间。 <br />  偶然间,在房间的角落看到了一本书,因为平时没怎么收拾,封面上都落满了灰尘。我抖去上面的尘土,认真地看了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同时把事情做到最好,才是成功。 <br />  我突然醒悟,原来自己现在真的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不是做实业,而是做贸易,做贸易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手里有现金,但如果再不去做的话就不会有收入。没有固定的通路,其未来成长比不上有固定通路的人,只要有通路在,就会源源不断地有财富进来。这样才有真正属于自己喜欢的事业,每天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而且我应该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感到累。这时我想我是否应该转行了,也许转行会更好些。 <br />  做什么行业呢? <br />  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再怎么样也要试试。 <br />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没有一个行业会比帮助别人转变观念、改变命运和未来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br />  从那时起,我开始渴望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前景的行业。我每天上网搜索项目,看杂志,到处参加展会,每天晚上写项目计划,前后研究分析了几十种行业,但都没有作最终决定。 <br />人往往就是这样,舍不得放弃原有的成就,但对现在又不是很满意。 <br />  我见过很多老板,当我问他:“现在你这行业应该不错吧!”他们都会摇摇头:“这行业不好,很难做,又赚不到钱,我都想转行呀。”但没有一个老板转行的,他们还是在原来的行业里做得热火朝天。后来我心想,这可能是他们怕别人也进入这个行业,会和他们竞争而采取的方法吧!或者是他们实在想不到转行做什么事而做的选择吧! <br />  我想再这样下去也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不如现在开始改变,先走出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br />  这时我才突然想起,到现在为止好久都没怎么到外面好好旅游过了。以前每一次出门前计划好,要玩三天至五天,但每次出发到酒店刚住下或者只玩了一天,就接到电话有重要事情要回去,而取消了原来的计划。后来我和朋友们都称旅行为“住酒店之旅”。我想这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吧! <br />2003年3月15日,这一天我决定退出不干了,把原来的生意通通交给原来的手下打理,这也算是对他们跟我这么久而给的回报吧! <br />  现在是无事一身轻,换了电话号码也没人打扰,可以耳根清静了。因为平时公司打来的电话都是一些让人头痛的事情需要解决,久而久之对手机铃声都产生了一种负面神经链,就是很怕听到手机响,只能天天换各种铃声缓解精神紧张。但现在每天听不到电话声时又感觉好像有点失落。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 只看该作者
  我到了江西庐山,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时值早春,各种绿叶刚长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非常好看,再看那云雾以及具有特色的建筑,给人一种人间仙境之感。 <br />  偶然间听到导游说:“我看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是捡不到黄金了。”我问为什么?他说:“现在全国出现了‘F D’,估计来旅游的人会少很多,因此可能不会像往年那样火爆。”看来,接下来我要到各地去旅游的计划也要泡汤了。3月份,“F D”还不算严重,全国各地还没实行交通管制,我又走了几个大城市。4月底“F D”暴发,各地交通管制,人多的地方更危险,人们都往农村跑,我也只好回到老家等待机会。 <br />  “F D”过后,我到了北京。心想,北京2008年开奥运会应该比较有机会,如果现在到北京发展一定很不错。 <br />  到北京后不久,我就在北京奥运村附近买了一套房子,决定在北京长久发展。但房子还没有交楼,只能暂住在亲戚那里,每天到各个地方找项目,收集资讯争取找一个好项目来做。 <br />  我的很多亲戚都在北京做生意,他们有的开超市,有的做服装生意。他们想让我入股和他们一起做,因为利润还不错,更何况我有资金,加上他们原有的经验一定可以把生意做大。但我现在似乎对这类的赚钱方式并不是很感兴趣,我想做的是一份自己又喜欢,又能做大的事业。但过了半个月还是没找到。 <br />有一天,我在一个报刊亭买了一本《销售与市场》杂志。 <br />  因为我原来在学校里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在学校时也经常看这份杂志,自从我做生意之后,好久没看了,便随手买了一本。刚好在这份杂志的最后一页上有一个产品的招商广告,“21世纪最后一个暴利行业——文化产业”,只要投资50万就可取得省级代理,有固定的加盟模式,保证轻松赚大钱。一看那产品刚好是《陈安之——365辑永恒不变的成功法则》。这是一家深圳的公司。看到那名字我就很兴奋,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 只看该作者
 我突然想到我当时也是因为看了陈安之的书而使自己在困境中转变观念,学会了成功的方法而成功的。 <br />  这个产品帮助我在最困难的时期坚定了信念,渡过了危机。 <br />  我想这个世界上像我当初一样创业受挫的人应该很多,从社会底层往上爬、渴望成功的人也很多。如果能让这些人都学会这些成功的方法,那样的话这个市场一定很大,同时也一定会很有意义。因为一个人只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他的人生才会有更大的意义。 <br />  这个消息实在让我兴奋,我马上打电话给深圳这家公司。 <br />  但不知什么原因,我打电话过去,对方听说我要做代理让他帮我转销售部,电话就断了。连续打了七次都是这样的,可能当时我的声音很年轻,他们以为我开玩笑吧,我非常地生气。 <br />第八次打电话的时候,我开口就说:“叫你们公司的××(他们公司总裁)接我电话。”因为我想他们的态度太差了,不给一点下马威是不行的。 <br />  这一次很有效果,对方把电话转到了销售部。 <br />  我说:“我要做你们北京的代理商。”那边说:“不好意思,北京已经有代理商了。”我说:“那现在全国还有哪个城市还没有?”那边说:“还有上海。”我说:“好,我就代理上海了。”那边用很小看我的声音,说:“你知道投资上海要多少钱吗?”我非常生气,一个销售人员怎么可以这样的态度,就问:“多少钱?”那边说:“50万。”我说:“小意思。”他让我第二天到深圳面谈。 <br />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飞到了深圳,先到他们公司附近的酒店住下,然后到了他们公司。那公司给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搞得挺有文化氛围的。他们的销售总监和我聊了一下,让我到深圳市的几个样板市场上看看。我到了几个书店、音像店,看商品陈列、招贴广告,各方面都做得不错。也问了一下营业员商品销售情况如何。因为陈安之在深圳的知名度很高,而且时常开培训班,所以产品销售还不错,还上了畅销书排行榜。走了几个终端店后,回到那家公司,我几乎没做过多的思考,就把上海的总代理权给签了下来,交了50万元的代理费后就立刻飞往上海。因飞机晚点,我到上海时已经是夜里12点左右,匆匆找了一个酒店住下来后就开始构思今后如何在上海立足了。
29#
发表于 2006-7-2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中................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 只看该作者
  <br />  可能因为年轻气盛,当时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且之前的成功经验让我太粗心了,以为上海也和广州一样,只要我前期努力一下就可以立足下来,就可以把事业做好。而没想到以前从没来过上海,对上海一点了解都没有,而且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br />  第二天,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个办公室及住所。由于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任何助手,对刚到上海的我来讲,简直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可谓是举步唯艰。 <br />  这时,我想到以前好像听说过有一个同学在上海发展,于是我就通过在学校时期的通信录查找,费尽周折找到了那位同学的电话,想打电话给他让他帮忙找房子。电话打过去后,发现那位同学现在已经离开上海回福建发展了。 <br />  后来,他就帮我介绍了他在上海认识的好朋友,让我去找他的朋友。终于在那位朋友的帮助下找好了办公室,才算是在上海立足下来。 <br />  由于我对上海的市场没有了解,深圳这家公司又不太讲信用,在我加盟的时候承诺我加盟后会派两名销售员来上海协助推广,但一个月后才派了一名销售员来帮忙,而且这个人以前是做公司办公室的,从来没有做过终端销售,在开发产品销售终端方面也不太会,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他们给我的唯一支持就是从深圳传真给我的几个顾客名单——音像店。 <br />  我收到这些名单如获至宝,以为只要我去和这些老板谈谈,就可以顺利把产品销售给这些经销商,再通过这些经销商的音像门市卖给消费者。 <br />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上海市场原来就有一个总代理商,因业绩没有达到要求而被取消总代理资格,但他手上还有大量的库存没有消化掉。我要拜访的这些经销商名录正是原来总代理所服务的一些顾客,在总部有记录。现在他想借助我把原有的经销商开发的市场给抢过来(因为原来的总代理做人各方面都很棒,经销商们和他都有很深的友谊,宁愿不卖这个产品也不可能进我的产品)。这时我才想起最初听到上海还没有代理商的内心疑惑,这么大的市场怎么会没有人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联盟网  

GMT, 2025-1-23 , Processed in 0.0252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5-2025 www.ggads.com GGADS 广告联盟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